年纪大了,头晕目眩、耳鸣脑鸣就成了不少人的"老朋友"。爬个楼梯就头晕,看会电视就耳鸣,睡个觉醒来脑袋还是晕乎乎的。这些看似小毛病,实际上可能与大脑微循环不畅有关。
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,占全身氧气消耗的20%左右,一旦供氧不足,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药物改善大脑微循环,让我们的"中央处理器"焕发活力。
大脑微循环不畅的危害有哪些
大脑微循环是指大脑内部毛细血管网络中的血液流动。这个精密的系统负责向脑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,同时带走代谢废物。当微循环出现问题时,脑细胞就会处于缺氧状态,就像汽车没有了汽油,无法正常运转。长期的脑部微循环障碍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:
1. 记忆力下降:记不住事情,丢三落四成了家常便饭;2. 注意力不集中:工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;3. 头晕头痛:轻微的可能只是偶尔发作,严重的甚至影响日常生活;4. 耳鸣:耳朵里出现嗡嗡声、蝉鸣声等异常声音;5. 睡眠质量差:难以入睡或睡眠浅,醒来后仍感疲惫。
更严重的是,持续的脑部微循环障碍可能增加脑卒中和认知障碍的风险。改善大脑微循环不仅是为了缓解当下的不适,更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严重疾病。
第一类:银杏叶提取物
说到改善脑部微循环的药物,银杏叶提取物可谓是"元老级"人物。银杏被称为"活化石",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约2.7亿年,其药用价值在东方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,这些成分具有扩张血管、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作用。简单来说,它能让血管变得更"宽敞",同时让血液变得更"流畅",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。
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:· 抗血小板聚集,减少血栓形成· 清除自由基,保护神经细胞· 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· 增加脑血流量,提高脑组织的氧利用率。
大量临床研究证实,银杏叶提取物对轻中度认知障碍、头晕、耳鸣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。银杏叶提取物起效较慢,通常需要坚持服用2-3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,适合长期调理使用。
银杏叶提取物有轻微抗凝作用,如正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增加出血风险。
第二类:复方丹参滴丸
在中医理论中,很多脑部微循环问题被归因于"血瘀"。复方丹参滴丸就是一种基于活血化瘀理论开发的现代中成药。
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、三七和冰片组成,三种成分协同作用,不仅能改善微循环,还能保护神经细胞。丹参中的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、改善微循环的作用;三七中的三七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预防微血栓形成;冰片则能增强药效,促进血液循环。
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体现在:· 扩张脑血管,增加脑血流量· 抑制血栓形成,改善微循环· 降低血液黏稠度,促进血液流动· 保护脑神经细胞,减轻缺氧损伤。
临床应用显示,复方丹参滴丸对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。与西药相比,复方丹参滴丸的副作用相对较小,适合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。脾胃虚弱者应谨慎使用,因为丹参性微寒,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。
第三类:烟酸类药物
烟酸,也称为维生素B3或尼克酸,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但在较大剂量下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。烟酸类药物是改善微循环的一把"利器",能显著扩张血管,增加血流量。
目前临床常用的烟酸类药物包括烟酸、烟酰胺和正丁烟酰胺(又称尼可刹米)等。其中,尼可刹米在改善脑部微循环方面效果显著,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。
烟酸类药物改善微循环的机制主要有:· 强力扩张血管,尤其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· 抑制血小板聚集,减少微血栓形成· 降低血脂,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· 促进侧支循环建立,改善缺血区供血。
临床实践表明,烟酸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、眩晕、耳鸣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。与前两类药物相比,烟酸类药物起效更快,通常数日至两周即可见效。
烟酸类药物可能会引起面部潮红、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,特别是首次服用时。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,会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或消失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先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。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
面对这三类改善大脑微循环的药物,很多人会问:"我应该选择哪一种?"这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。对于轻度症状,如偶尔头晕、记忆力轻度下降的人群,银杏叶提取物是不错的选择。它副作用小,适合长期服用,能缓慢但持续地改善脑部微循环。
对于中度症状,或者有"血瘀"表现的人群,复方丹参滴丸可能更适合。它既能改善微循环,又能活血化瘀,适合中老年人长期使用。对于症状较重,需要快速改善的情况,烟酸类药物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它起效较快,但副作用也相对明显,适合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。
改善大脑微循环不能只依赖药物,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:1. 保持适量运动: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等;2. 合理饮食:多摄入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如深海鱼、核桃等。
3. 戒烟限酒: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害血管健康;4. 控制血压: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;5. 保持良好睡眠: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脑部修复和废物清除。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是保护大脑健康的最佳方式。
在选择药物时,还要考虑自身的基础疾病和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,避免不良相互作用。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,切勿自行随意用药。
大脑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,从日常工作到家庭生活,从学习能力到情绪管理。通过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让大脑保持活力,远离头晕耳鸣等困扰,享受高质量的生活。
护脑保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要长期坚持。就像照顾一台精密的计算机,定期"维护"和"保养",才能保证它长期高效运转。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脑部健康,从现在开始,为自己的大脑提供最好的"营养"和"环境"。
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,旨在传播健康知识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,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文献:
《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》、《中华神经科杂志》、《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》、《中国中药杂志》
顶益所配资-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-股票配资资金-2024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